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土雞

嚴格上來講,台灣並無原種雞,所有飼養的雞種都是由外地所引進的。台灣的原住民來自南洋與大陸東南地區,他們是否有帶來原住地的雞種已不可考。漢民族由大陸東南移居台灣也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大陸華南地區的雞種也從此陸陸續續的引進。明末荷蘭人來台期間可能也帶來歐洲的品種。日據時代,日本人從日本引進三河種、名古屋種等日本雞種,也引進歐美品種如:洛島紅、橫斑蘆花、澳洲黑等。光復後,台灣也引進紐漢西雞種。根據1952年『台灣畜產資源』所載:「本地雞品種甚多,毛色複雜,無固定品種特徵,體質強健,戀巢性亦強,適應環境之能力,較任何雞為大,並適於粗飼料。標準體重:雄 2.0公斤;雌 1.5公斤。年產卵60-80個,一個卵之重量自37至45公克,不適產卵,宜於肉用。台灣民間飼養者,95%以上,屬於這類雞種。」所謂本地雞,應是華南雞種、日本雞種及其他引進台灣雞種混雜配種的後代。俗稱的〝土雞〞係泛指台灣的本地雞種,其來源與始於何時?實難以考據。淺野 (1944) 在台灣農家便覽中指稱:台灣在來雞之品種甚多,毛色複雜,無固定之品種特徵,體質強健,就巢性強,耐粗且適應環境之能力較一般雞隻為佳。因為牠們為民間後院飼養的雞隻,未經選拔改良生產性狀,加上近親配種衰退,雖然長久在台灣生長繁殖,很能適應台灣風土環境,卻喪失了生產效率,無法與國外引進的白色肉雞競爭。

台灣現有的肉用雞大約可分為白肉雞、仿土雞與土雞三種。仿土雞與土雞又統稱為有色肉雞,約佔肉雞市場55%。如果按照遺傳形質與飼養方式,台灣目前的土雞應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土雞在全省各地原來都有,可是現在已接近絕跡,除 非有心人士保存血統,否則均已混雜外來雞血統。此類雞隻在各地均有所不同,可能因各地人民喜好不同(譬如桃竹苗客家人一般喜好較大體型雞隻,其土雞體型亦較大),或因各地環境有所差別(譬如山區雞隻腳脛較長,沿海地區腳脛較短),因此各地土雞均有所差別。但這些雞隻仍有些共同特性,如:活潑、行動敏捷,但因小群飼養,近親程度嚴重,因此生長慢,較晚成熟,著肉不多,且產蛋少,母雞藾抱性強。因此生產的效率極差,售價極高,每公斤在 200元以上。第二類土雞多飼於山坡地果林間,平時雞隻有廣大的運動空間,所以肉質較為堅實富彈性。在鄉村農家副業飼養的雞隻多屬此類,其雞隻或購自飼料店、雛雞販,或自留母雞孵蛋繁殖或種蛋託孵化場代孵,因此雞種在遺傳方面頗為混雜。然而這類雞隻因為粗放飼養,雞隻生產成本高,但肉質也較佳,售價也較高,每公斤在 120元左右。第三類土雞則是目前飼養數量最多的商用土雞。這類土雞的飼養環境類似白肉雞,均為大群同齡雞隻飼養於平飼雞舍,並給予完全配合飼料,育雛時給予保溫,也有防疫計劃,幾乎與白肉雞相同,只是在雞舍旁給予運動場,在五、六週齡以後讓牠們有較大的活動空間。由於空間較大,且有較乾燥的砂浴場所,雞隻外表看來都較活潑且羽毛光潔。一般在八週齡時公母分開飼養,而在十三至十五週齡時出售。此類雞隻在遺傳上也不是本地雞,也沒有固定的配種方式。各個雞場有不同的配種方式,但外表都是非白羽,主要以紅黃色羽居多,具有大紅直立的單冠與鉛色的腳脛。一般雞種來源有幾類,有自國外引進有色專用種肉雞(單冠但為黃色腳脛),而以具有鉛色腳脛的公雞(基因來源可能是本地雞)與之交配,再加以純化。此類土雞由於具有專用種肉雞的血統,因此生長較快,著肉較多,但種雞產蛋性能較差,且體型較粗大。有的引進生產褐色蛋的蛋雞(紅羽或黑羽,單冠,黃腳脛)與具有鉛色腳脛的公雞交配再純化。這類土雞的種雞產蛋的性能較佳,雛雞成本低,且雞冠較大,但著肉差,肉雞之飼料效率也差。無論是那一種來源,這些土雞的生產方式並不像白色肉雞或蛋雞以系統雜交生產,而沒有利用雜交優勢以保護自己的雞種。較有規模的種雞場是由自己的肉雞場挑選較好的雞隻作為種雞,而很多種雞場甚至由其他肉雞場挑選雞隻來作為種雞。由於產肉性能好的雞隻通常產蛋性能較差,而且以肉雞方式育成的種雞,產蛋性能也較差,因此種土雞的產蛋性能都很差。而種公雞則四處搜尋,由於較佳者不易獲得,因此都以人工授精進行繁殖,且每次授精量都很少。一般種母雞四天授精一次,每次僅注入無稀釋的精液 0.01ml,較低於一般建議的0.03 - 0.05 ml,所 以授精率偏低的問題也常發生。這種生產方式成本很低,只要努力搜集種雞,任何人都可以立刻成立種雞場。但若是一直由自己的肉雞中挑選種雞,由於雜交優勢的消失與近親衰退,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每隔兩三年就必需重新向外搜集種雞,能否繼續生產優秀的雛雞就很難有保障了。國立中興大學的土雞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畜試所)選育出的畜試土雞均屬第一類土雞,目前僅有畜試所選育出的畜試土雞完成命名登記。由於選育過程經過完整系譜與性能記錄作為選拔依據,因此有較穩定的遺傳形質與性能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