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山羊的介紹

草食性反芻家畜。哺乳綱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 (Bovidae)山羊屬。乳﹑肉可食用﹐絨﹑毛和皮可作工業原料。個別國家(如印度)在交通不便地區用於馱運貨物和拉車。

起源和馴化 多數學者認為現代家山羊起源於中亞細亞一帶的角羊(C.aegagrus )﹐後者身高90厘米﹐公羊有長達1米以上的長角﹐現尚見於小亞細亞﹑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山區。也有人認為﹐棲息於克什米爾﹑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山區的螺角羊(C.falconeri )和歐洲的野山羊(C.prisca )也是家山羊的祖先。馴化開始年代約在近8000年以前﹐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

生物學特性 不同品種體格大小相差懸殊﹐大的體高1米﹐重100餘千克﹔小的高僅40厘米﹐重20千克。其外型共同特徵為﹕毛粗直﹐頭狹長﹐角三棱形呈鐮刀狀彎曲﹐頜下有長鬚﹐頸上多有二肉髯﹐尾短上翹。公羊有羶味﹐發情季節尤為明顯。嘴尖牙利﹐口唇薄﹐能啃食短草和灌木﹐尤喜食帶苦味的嫩枝和樹葉﹐嗅覺靈敏﹐對食物必先嗅而後食﹐好飲流水﹐喜攀登陡坡和懸崖﹐在綿羊不能攀登的地方﹐山羊卻行走自如。性機靈活潑﹐比綿羊易於調教。但家山羊易退化為野山羊﹐現在北非﹑中東等地均可見有這種野化山羊。

類型和品種 按生產用途分為以下類型﹕乳用山羊。以產乳量高為特點。著名品種有薩能﹑吐根堡等(見乳用山羊)。毛用山羊。以產毛為主要飼養目的。土耳其﹑美國﹑南非﹑萊索托等國均有飼養﹐著名品種為安哥拉山羊。絨用山羊。其產絨量超過粗毛產量﹐且絨質好。主要產於中國﹑蒙古﹑伊朗﹑阿富汗和蘇聯等。中國遼寧絨山羊和蘇聯的普里頓山羊都是著名品種。裘皮山羊。中國的中衛山羊是世界上唯一的裘皮山羊品種。羔皮山羊。出生後1~2日內宰剝皮用。如中國的濟寧青山羊﹑埃塞俄比亞的羔皮山羊等。肉用山羊。以產肉為主要飼養目的﹐屠宰率高﹐肉質細嫩﹐羶味小。中國湖南﹑湖北的馬頭山羊﹑貴州白山羊﹑廣東的雷州山羊和福建的福清山羊等均屬之。非洲和歐洲的西班牙等也有一些肉用性能良好的山羊。普通山羊﹐也稱土種山羊。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具有強大的適應性和生活力﹐能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生長繁殖。但絨﹑毛﹑肉﹑乳和板皮的產量均較低﹐如中國的蒙古山羊﹑新疆山羊以及蒙古﹑伊朗和阿富汗的山羊等。

繁殖和飼養管理 山羊的性成熟比綿羊早﹐初配年齡因品種和地區而異﹐一般早熟品種為8~12個月齡﹐晚熟品種18月齡左右﹐初配的小母羊體重相當於成年體重的 70%以上。母山羊有鳴叫﹑擺尾等明顯的發情徵狀。發情持續1~2天﹐發情週期18~20天。大多數品種在秋﹑冬發情配種。但有些品種﹐特別是分布在低緯度地區的能常年發情﹐兩年三產或一年兩產。妊娠期146~150天。產羔率一般在150%以上﹐初產母羊多單羔﹐第2胎後則常產雙羔或三羔。

山羊以放牧飼養為主。在牧區和山區終年放牧﹐僅在大雪封地和母羊產羔前後補飼﹔在農區則多為農戶分散飼養﹐利用河畔﹑路旁和其他隙地進行季節性放牧或繫牧。在沒有放牧條件的地方有的終年舍飼。青草季節每羊每日飼給3~5千克刈草﹔枯草季節每日飼給1~1.5千克乾草。種公羊﹑妊娠後期和哺乳的母羊酌量補飼精料。耐熱﹐但畏賊風和冷雨﹐故須注意防寒避雨。剪毛後兩週進行藥浴。不作種用的公羔生後半個月左右去勢。

山羊業概況 1985年世界有山羊45996萬頭﹐比1979~1981年的平均數增加 230萬頭左右。中國的山羊1986年存欄數達6722萬頭。印度養山羊最多﹐1985年計有8150萬頭。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土耳其﹑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等的飼養量也不少。山羊毛以安哥拉山羊所產的馬海毛最為著名﹐土耳其﹑美國和南非產量較高。1985年全世界山羊乳產量為 783.21萬噸(綿羊乳產量862.1萬噸)﹐其中亞洲的產量約佔一半﹐印度幾乎全是山羊乳﹐產量高達123萬噸﹐居世界首位。土耳其﹑巴基斯坦的山羊乳產量也較多。同年世界山羊肉產量為207.3萬噸﹐產量較多的國家為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近年來歐洲和非洲一些國家的山羊羔肉生產有較大發展。世界每年的山羊板皮貿易量約為8000萬張﹐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尼日爾和巴西是世界山羊板皮的 6大出口國。中國的濟寧山羊猾子皮和埃塞俄比亞的山羊羔皮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此外﹐中國長江三角洲一帶山羊所產羊毛還是製作毛筆的上等原料﹐製成的毛筆筆鋒挺直﹐行銷國內外。

八哥鳥的介紹

八哥 (台灣特有亞種)II,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物種基本資料】
物種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        
類別:鳥類    Bird 
門名:脊椎動物門 
綱名:鳥綱 
目名: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名:八哥科 Sturnidae    
屬名:Acridotheres
特有性: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Rare
定居性:稀有種 留鳥
英文名:Crested Myna
  名:台灣八哥、加翎 、駕鴒、加令、華化、秦吉了


嘴基橙黃色,先端乳白色或象牙白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20080101 金門CleanyLee 攝)↑
眼睛虹膜為黃紅色。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formosanus20080304  Pei.Wen Chang (dotcool)  攝)↑


【外型描述】
身長26公分。嘴基橙黃色,先端乳白色或象牙白,在台灣,其餘外來種之八哥嘴都不是象牙白色。腳為橙黃色。眼睛虹膜為黃紅色。
全身黑色而有光澤,上嘴基部有豎起之黑色羽毛尾末端白色;翼有白斑,於飛行時甚為醒目。尾下覆羽羽緣白色。

白鼻心的介紹

食肉目靈貓科



別稱:果子狸、烏腳香



體型特徵:白鼻心顧名思義就是鼻心是白的,其實這樣的解釋仍有些差異,白鼻心的鼻後到額頭,有一條白色的縱帶,雙眼下和雙耳下有小白斑,身體上的毛短而細,為暗黃褐色,尾巴稍短於軀長,粗圓有力,四肢不長,但粗壯有力,尤其腳掌大,像嬰兒一般。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位於指尖的勾爪,不用時收起來,一用力就往外張,如果爪子鈍了,會在用力時脫掉,而裡面又長出一層新的爪子。尾端、四肢和腳背皆為黑色。



生態習性:白鼻心的兩個別稱都是有由來的。稱之為果子狸當然是因為喜歡吃水果,尤其是汁液多,糖分高的漿果類。



而稱之為烏腳香是因為他們在極度緊張、興奮或憤怒時,偶爾會發出一股像花生油的香氣。白鼻心除了吃漿果以外,也吃老鼠、昆蟲、蝸牛或植物嫩芽。而且牠雖然肥滿,但因為有尖銳的勾爪,所以也是一等一的爬樹高手呢!如果遇到敵人的攻擊,肛門附近的腺體會發出臭味,將敵人趕跑。



面臨的問題:些許的捕捉。但是白鼻心群的數量並沒有減少太多,因為他們很能適應人類所改變的環境。尤其在一些果園中,反而形成更高的族群密度。



棲息地:為台灣特有亞種,分布由低至高海拔山區都有,但以中低海拔山區及開墾地為主。目前民間飼養繁殖之數量相當多。

其他的粉多人答了參考看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search/search_result?p=%E7%99%BD%E9%BC%BB%E5%BF%83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search/search_result?p=%E7%99%BD%E9%BC%BB%E5%BF%83
  • 2006-08-23 07:06:32 補充 問題1.白鼻心的天敵?白鼻心的敵人有大冠鷲,山貓,貓頭鷹....~當然...山產店的饕客為最大的敵人!!!人類~~~反省喔~~~
    問題2.白鼻心的棲地還有哪些動物?棲息地以闊葉林為主,海拔500~2000公尺的山區,氣候溫暖,溼度高,土壤肥沃,植物茂盛。主要組成是落葉樹與常綠闊葉澍。此區動物資源包括蝴蝶、山豬、彌猴、松鼠、野兔、白鼻心、山羌、八哥、小水鴨、竹雞、斑鳩、樹鵲、畫眉、五色鳥、大冠鷲等等, ...
  • 2006-08-23 07:06:50 補充 問題3.白鼻心的叫聲?叫聲如鬼魅,鳴聲似狗吠般的一連串短促叫聲
    問題4.白鼻心是 什麼界 什麼門 什麼綱 什麼目 什麼科 什麼屬 什麼種? 動物界,脊椎(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靈貓科

水獺的介紹

水 獺 多 棲 息 於 森 林 中 不 太 大 的 河 流 沿 岸 , 植 物 茂 盛 的 地 方 , 也 有 棲 息 在 草 木 叢 生 的 湖 泊 沿 岸 或 海 岸 邊 , 例 如 , 在 俄 羅 斯 、 英 國 和 北 美 等 地 , 就 有 許 多 水 獺 棲 息 在 海 岸 。
中 國 大 陸 地 區 和 台 灣 也 出 產 水 獺 , 台 灣 水 獺 分 布 於 沿 海 到 海 拔 1、 500公 尺 以 下 的 山 區 河 流 之 間 , 但 是 , 目 前 野 生 水 獺 的 數 量 已 經 很 少 了 。
水 獺 的 視 覺 、 聽 覺 和 嗅 覺 都 很 敏 銳 , 不 論 是 在 陸 上 或 水 中 , 都 很 敏 捷 靈 活 , 牠 能 夠 潛 入 水 中 數 分 鐘 之 久 , 在 水 中 游 泳 的 速 度 每 小 時 約 9.6-11公 里 。 游 泳 時 將 前 後 肢 貼 近 身 體 , 搖 擺 灣 曲 身 體 和 尾 巴 , 像 魚 一 樣 地 游 泳 , 當 水 獺 被 外 敵 追 趕 時 , 如 果 在 靠 近 水 邊 的 地 方 , 大 多 會 跳 入 水 中 逃 逸 。
水 獺 是 鼬 的 同 類 裡 最 能 適 應 水 中 生 活 的 動 物 。 柔 軟 的 身 體 、 粗 而 長 的 尾 巴 , 以 及 圓 而 小 的 鼻 子 , 能 減 少 在 水 中 游 泳 時 的 阻 力 , 腳 趾 有 蹼 , 利 於 划 水 , 耳 朵 小 , 潛 水 時 垂 下 來 掩 住 , 看 起 來 像 是 沒 有 耳 朵 。
水 獺 不 完 全 是 夜 行 性 , 白 天 也 獵 食 , 但 在 日 落 以 後 活 動 較 多 , 水 獺 的 食 物 包 括 魚 、 蝦 、 蟹 、 蛙 、 鼠 和 水 鳥 等 , 多 為 動 物 性 食 物 , 但 偶 爾 也 會 採 食 樹 葉 或 樹 皮 等 , 動 物 園 裡 所 飼 養 的 水 獺 , 除 了 餵 食 魚 類 以 外 , 也 要 添 加 一 些 植 物 性 食 物 , 在 這 些 食 物 之 中 , 水 獺 最 喜 歡 吃 魚 , 生 活 於 野 外 的 水 獺 , 每 隻 每 年 吃 約 400公 斤 的 魚 。
水 獺 捕 魚 時 , 先 將 岩 石 間 陰 暗 處 的 魚 兒 趕 向 淺 灘 處 , 再 追 捕 牠 們 , 有 時 也 會 埋 伏 在 岩 石 間 的 陰 暗 處 , 等 待 魚 兒 前 來 , 如 果 看 到 魚 兒 游 過 來 , 牠 能 夠 不 出 聲 音 地 進 入 水 中 , 由 魚 的 下 方 靠 近 , 咬 其 腹 部 , 如 果 捕 獲 的 是 小 魚 , 就 當 場 吃 掉 , 若 是 捕 到 大 魚 , 會 先 叼 到 岩 石 岸 上 , 用 前 肢 壓 住 魚 身 再 進 食 , 水 獺 通 常 不 吃 魚 頭 。
水 獺 有 時 單 獨 生 活 , 有 時 則 小 水 獺 和 雌 水 獺 一 起 生 活 , 有 各 種 巢 穴 和 躲 藏 處 所 , 躲 藏 之 處 利 用 陰 暗 的 草 叢 、 樹 洞 或 自 己 挖 掘 的 淺 穴 , 在 白 天 離 巢 較 遠 時 作 為 躲 藏 休 息 之 用 。
關 於 巢 穴 , 棲 息 在 海 岸 的 水 獺 多 利 用 岩 石 縫 隙 築 造 巢 穴 , 而 棲 息 於 河 流 中 的 水 獺 , 則 大 多 在 土 堤 上 挖 掘 水 平 的 洞 穴 造 巢 , 巢 穴 的 主 室 十 分 可 愛 舒 適 , 並 鋪 有 柔 軟 的 草 或 葉 , 出 入 口 是 由 主 室 向 下 挖 掘 , 通 到 河 中 , 開 口 於 水 面 下 約 1 公 尺 處 , 主 室 到 出 入 口 的 距 離 約 為 2公 尺 , 主 室 向 上 有 通 氣 孔 , 多 利 用 樹 根 或 石 縫 做 成 , 但 是 , 地 面 上 是 看 不 到 開 孔 的 , 水 獺 由 巢 中 外 出 時 , 先 經 由 出 入 口 游 向 水 中 數 公 尺 處 , 再 游 上 岸 去 。
由 於 巢 穴 的 通 氣 孔 做 得 非 常 完 美 , 因 此 即 使 是 很 有 經 驗 的 獵 人 要 想 發 現 水 獺 的 巢 穴 , 也 十 分 困 難 。 雌 水 獺 哺 育 幼 仔 期 間 , 會 非 常 小 心 地 不 把 食 物 殘 落 在 巢 穴 附 近 , 以 避 免 引 起 人 類 或 其 他 動 物 的 注 意 。
關 於 水 獺 的 活 動 範 圍 , 至 今 還 不 十 分 清 楚 , 在 日 本 高 知 縣 所 調 查 水 獺 生 態 , 結 果 顯 示 一 隻 水 獺 的 活 動 範 圍 , 大 約 延 伸 至 海 岸 以 外 12-16 公 里 , 其 中 有 3-4處 巢 穴 , 每 一 巢 穴 的 距 離 為 2-6公 里 。
水 獺 似 乎 是 定 期 移 居 到 各 個 巢 穴 , 每 一 晚 大 約 移 動 一 個 巢 穴 距 離 , 並 在 固 定 的 岩 石 上 留 下 糞 便 , 以 表 示 這 是 牠 的 領 域 。
歐 洲 的 水 獺 , 曾 有 在 一 個 晚 上 移 動 16-24公 里 的 紀 錄 , 在 俄 羅 斯 , 有 些 水 獺 的 活 動 範 圍 甚 至 包 含 了 3-4個 不 同 水 系 , 因 為 水 中 的 魚 類 常 因 季 節 的 不 同 , 而 時 多 時 少 , 因 此 , 這 些 水 獺 就 隨 著 季 節 移 棲 到 不 同 的 水 系 , 在 移 棲 的 過 程 中 , 牠 們 常 要 經 過 陸 上 的 通 路 。
水 獺 有 時 也 會 在 陸 地 上 作 長 距 離 遷 移 , 此 時 大 概 都 有 一 定 的 路 線 , 從 前 水 獺 較 多 的 時 候 , 有 時 可 在 山 路 上 捉 到 水 獺 。水 獺 全 年 都 可 生 產 , 在 俄 羅 斯 水 獺 於 4-5月 生 產 , 每 次 可 產 3-4仔 , 剛 出 生 的 水 獺 , 毛 軟 而 黑 , 眼 睛 還 張 不 開 , 沒 有 牙 齒 , 幼 仔 於 9-10天 後 才 張 開 眼 睛 , 8個 星 期 大 時 , 雌 水 獺 便 開 始 教 小 水 獺 游 泳 。 河 狸 的 幼 仔 , 不 必 教 牠 , 自 己 也 會 游 泳 , 但 是 , 水 獺 的 幼 仔 如 果 不 教 牠 游 泳 的 話 , 牠 自 己 是 不 會 游 泳 的 , 因 此 , 雌 水獺 必 須 強 迫 小 水 獺 學 習 游 泳 , 如 果 牠 不 喜 歡 下 水 , 也 要 強 拉 牠 下 水 。
等 到 幼 仔 學 會 游 泳 , 就 要 學 習 捕 魚 的 方 法 , 及 生 活 中 各 種 求 生 技 巧 與 活 動 , 幼 仔 在 出 生 後 一 年 左 右 , 已 經 能 夠 離 開 雌 水 獺 而 獨 立 生 活 了 。 目 前 全 世 界 水 獺 的 數 量 正 逐 漸 減 少 , 特 別 是 在 最 近 50年 , 減 少 得 更 是 厲 害 。
台 灣 產 的 水 獺 被 歸 類 為 歐 亞 水 獺 的 亞 種 之 一 , 目 前 已 很 難 見 到 其 蹤 跡 了 , 而 根 據 西 元 1965年 德 國 的 調 查 結 果 , 推 定 水 獺 在 全 世 界 約 僅 存 200隻 , 一 般 認 為 已 瀕 臨 絕 種 , 然 而 , 水 獺 在 缺 乏 食 物 的 情 況 下 , 便 會 翻 山 越 嶺 , 移 棲 到 別 的 河 域 去 , 因 此 常 會 估 計 過 高 , 牠 們 實 際 存 在 的 數 目 可 能 不 到 200隻 。 日 本 水 獺 的 情 形 也 一 樣 , 日 本 政 府 已 將 水 獺 列 為 受 保 護 動 物 而 嚴 加 保 護 了 。
水 獺 減 少 的 原 因 , 可 能 是 由 於 其 毛 皮 的 價 格 十 分 昂 貴 , 被 獵 人 大 量 獵 捕 , 不 過 , 由 於 水 獺 會 侵 入 養 殖 漁 場 , 或 偷 食 漁 人 捕 到 的 魚 兒 , 因 此 也 會 遭 到 人 類 的 獵 殺 。
然 而 , 更 重 要 的 原 因 是 由 於 各 地 開 墾 農 園 , 森 林 砍 伐 , 河 流 中 的 魚 類 減 少 , 以 及 河 流 水 系 之 間 被 隔 斷 等 , 在 季 節 改 變 時 , 水 獺 不 能 夠 自 由 遷 移 。 在 閉 塞 的 自 然 環 境 下 , 其 生 態 遭 到 破 壞 或 污 染 , 這 大 概 是 水 獺 瀕 臨 滅 絕 的 最 大 原 因 。

台灣雲豹

台灣雲豹學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屬於台灣特有亞種貓科動物,也是台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儘管自80年代中期起,便無人再親眼看到野生台灣雲豹的蹤跡,然而,牠一直被視為是最珍貴的野生動物,甚至屬於台灣原住民之一支的魯凱族好茶部落,還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從台灣雲豹變來的。台灣雲豹原為棲息在中低海拔闊葉林間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土地被大量開發之後,台灣雲豹被迫遷往高山,最後的棲息地是玉山大武山

1862年到現在的140幾年來,雖然台灣的原住民陸續一直有人宣稱看到雲豹,卻從來沒有研究者真正看過台灣雲豹的活體、甚至是活體照片,因此也無法確定原住民所看到的,就是台灣雲豹(鍾麗華 2004)。以台灣的動物園所豢養的雲豹而言,目前有紀錄可查的雖然有15隻,但都不是台灣雲豹,而是從別的國家進口的「蘇門達臘亞種」或其他亞種(台北市立動物園 2004;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 雲豹為台灣特有亞種。
目前台灣唯一能見到的台灣雲豹,是收藏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內的一隻標本,這是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2003;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而台灣最後一筆野外雲豹的資料,則是出現在1983年。當時東海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張萬福,在一個原住民獵人的陷阱中發現了一隻已死亡的幼豹(鍾麗華 2004)。1987年2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請美國貓科專家羅賓維茲博士親臨台灣的大武山察視。羅賓維茲的結論是台灣尚有幾處環境尚屬完整、而和泰國雲豹出沒地區之棲息環境相似的地方,有可能還存在着雲豹(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998)。

2001年開始,為了對台灣雲豹做更準確的紀錄,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和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開始分別在南部的大武山和中部的山區,在600個以上的觀察點裝設了自動照相機,想要對台灣雲豹進行觀察記錄。該計劃延續了將近3年,卻始終不見台灣雲豹的蹤影。學者認為,台灣雲豹可能已經絕種,即便沒有絕種,恐怕也難以繁衍下去了 

松鼠的種類及介紹

一、赤腹松鼠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1. 台灣赤腹松鼠 (C. e. nigridorsalis)    2. 台灣松鼠 (C. e. taiwanensis)    3. 黑背條腹松鼠 (C. e. nigridorsalis)    4. 條腹松鼠 (C. e. centralis)等四個亞種
 二、帶紋松鼠 (Tamiops swinhoei formosanus) 三、荷氏松鼠 (Dremomys pernyi owstoni)等三種

三種松鼠中以赤背條鼠危害林木最為嚴重



特徵:





生殖與生長:

赤腹松鼠為小型的哺乳動物,屬齧齒目之松鼠科。自12月至次年8月為其生殖季節,而在12月及5月各有一個生殖高峰,一胎生23隻,幼鼠出生約6個月即可單獨覓食。
  赤腹松鼠屬雜食性動物,惟以植物性果實、種子及花芽類為主,且隨季節而有相當的差異。春季以水麻、牛奶榕、小葉桑為主;夏季大量取食百香果;秋季則取食斑花青牛膽、山香圓、福壽瓜、板栗及其他殼斗科及樟科等種子;冬季野外食物缺乏,松鼠轉以樹皮為營養及能量來源。
  由赤腹松鼠每日活動頻率與活動位置分析,顯示清晨(日出~上午8)及黃昏(下午4時~日落)光線暗時,松鼠在樹上活動最為頻繁,這段時間內住主要進行攝食及進行社交活動。在日照較強時段,赤腹松鼠活動頻率較低,且多隱藏在草中。
  赤腹松鼠除生育、育幼外大都是單獨活動,而在育幼期間亦只有母松鼠照顧幼鼠,而不見成熟雄松鼠。在平時雌、雄松鼠各自有其巢,自行防衛、生活,但是個體間並無強烈的靜止性行為,雄鼠的活動範圍可達11,000平方公尺,雌鼠因照顧幼鼠而無太大的活動範圍,約為1,200平方公尺。

危害狀:

松鼠對森林資源造成經濟損失的原因,一般特別強調剝皮之害,赤腹松鼠之剝皮行為可分為剝離(在樹幹上呈條狀剝樹皮,掉落林地,而樹皮屑上並不見取食痕跡)及取食(樹皮呈條狀剝後舔食內皮部之形成組織,而留有明顯齒痕)

http://www.tari.gov.tw/techcd/%A8%E4%A5L/%A6%B3%AE%60%B0%CA%AA%AB/%AAQ%B9%AB%A4%CE%C4%D3%B9%AB%C2%B2%A4%B6.htm

赤腹松鼠

1、臺灣有3種以樹為活動範圍的松鼠:赤腹松鼠、條紋松鼠和荷氏松鼠。

2、植物園裡的松鼠是赤腹松鼠,赤腹松鼠原產臺灣,分布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屬於日行性動物。

貯食行為:

1、每年九月到十月貯食行為最明顯、約占83﹪。

2、松鼠找到食物時,先咀嚼一會兒,再叼著四處看,然後擇一方向躍奔,邊跑邊看。

3、松鼠貯食時會,以嘴鼻將食物塞入表土、樹洞或棕櫚科葉柄基部。前爪快速輕輕掩覆幾下,並未有效地覆蓋,也沒留下記號。

築巢行為:

1、築巢材料:外部是枝葉,內襯是柔軟的纖維,如蒲葵葉柄基部的纖維。

2、收集材料每趟約2分鐘。

3、用前爪及嘴交互合作,將柔軟的棕櫚科植物弄成緻密的球團,塞入口中,再叼至築巢地點。

4、松鼠有時未留宿於巢內,1982年8月到10月,曾發現牠們宿於蒲葵葉柄基部之纖維上。

理毛行為:

為了表示友好,相互間會有理毛的行為,通常由一隻或兩隻來服務,理毛部位大部分是頭部和背部。

自我修飾:

1、舔咬:以嘴啃咬或舔舐四肢及身體前半部。

2、搔抓:用後爪抓身體後半部。

3、擦洗:雙掌合抱,用前爪拇指肉墊來回磨口鼻附近,然後由側方用前爪抓住尾巴,再用嘴啃咬或舔舐。

4、磨蹭:吃過濕黏的東西後,會以口鼻在其他物體上磨蹭。

休息:

1、一天休息數次,在樹上採臥姿:冬天四肢內縮而臥;夏天軀體伸長,四肢平趴在樹幹上,休息姿勢可能與調節體溫有關。

2、每次休息數分鐘到80分鐘不等。

3、一、二月及七、八月休息時間較長,次數也較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赤腹松鼠帶紋松鼠荷氏松鼠
毛色背面灰褐色,腹面為粟紅色。背面有三條黑色縱帶,其中夾有淡色縱帶。背面灰褐色,腹面為污黃色。
體長(公厘)188~218105~134176~235
尾長(公厘)180~20290~112120~173
體重(公厘)200~35040~145134~240

飛鼠會飛嗎???

-----------------------------------------------------------------------------------------------------------------------
事實上,飛鼠根本不會飛,他們也不是鳥類。

全世界大約有35種以上的飛鼠,只有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才有飛鼠,東南亞國家是飛鼠分布最多的地方。北美洲的兩種Glaucomys屬的飛鼠和亞洲Petaurista屬的種類是生物學家們家最熟悉的。目前臺灣島上有三種飛鼠:臺灣小鼯鼠(Belomys pearsonii)、大赤鼯鼠(Petaurista petaurista)和白面鼯鼠(Pataurista alborufus lena)。  

  大赤鼯鼠分佈的地方最大,白面鼯鼠分佈的地方最小。這三種鼯鼠主要分佈在中央山脈,小鼯鼠較常出現在海拔400公尺至3200公尺間的天然闊葉林地;大赤鼯鼠主要出現在300公尺至2300公尺之森林;白面鼯鼠分佈在更高的地方,在海拔1000公尺至3000公尺的森林。飛鼠都是夜行性動物,白天都躲在樹洞內睡覺,傍晚才開始外出活動或是找東西吃。一隻飛鼠有時會有二個或三個樹洞,其中一個是他主要居住的洞,其他的樹洞是有緊急狀況的時候用的。大概從晚上九點到半夜三點左右是飛鼠最喜歡在外面活動的時間,一般在太陽出來以前它們就會回自己的樹洞。李培芬教授發現大赤鼯鼠(Petaurista petaurista)和白面鼯鼠(Pataurista alborufus lena) 大多單獨活動,但是偶而也成對或三隻同時出現的情形。當兩隻以上之鼯鼠一起出現時,曾發現有交配、攝食和跟隨等行為,也曾發現兩隻大赤鼯鼠共同生活達16月之久。飛鼠一胎可生一隻或二隻,懷孕的時間是45天左右,主要交配的時間是在十二月到二月或是六月到八月之間。大赤鼯鼠和白面鼯鼠都各有獨特的叫聲,這些叫聲大多是在樹上活動或休息時所發出,白面飛鼠的叫聲比大赤鼯鼠的聲音高,由叫聲的數量顯示白面鼯鼠使用聲音之次數遠高於大赤鼯鼠。

  飛鼠是樹棲性動物,大多住在樹洞中,食衣住行幾乎都在樹上,很少到地面走動,因此要在地面找到飛鼠的腳印是非常不容易的。飛鼠需要大面積的森林。飛鼠的主要食物是樹葉,也吃種子、果實、花芽等,它們排出的糞便可以為林木撒播種子。近年來,原始大片的森林的面積愈來愈小,而樹的種類很少的人造林無法提供鼯鼠所需的嫩葉和果實,於是啃樹皮,尤其是大赤鼯鼠會吃柳杉之樹皮內層,造成林木的損害或林木樹冠層枯死,形成所謂的「紅帽子」現象。鼯鼠食用的野蔬野果,通常我們也可以採食。



 飛鼠的壽命大多不超過10年。

ps.一般不建議幫飛鼠洗澡,因為動物會自行清理身體,若是有必要的話,要注意保溫,洗完澡要馬上用毛巾包覆,用吹風機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