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蛇的介紹2[蛇以前有腳嗎?]

蛇細長的身軀是一種極為進化的結果,其祖先來自蜥蜴(所以以前有!!),在內部構造方面和一般的爬蟲類有很大的不同,蛇的左肺退化或只留下痕跡,只剩下過度擴張的右肺,生殖及排泄器官也呈前後排列的方式,所有的器官都有延長的現象。雖然蛇的外表與蜥蜴有很大的差別,但在蟒科(Pythonidae)的身體靠近泄殖孔的部位可見到一對退化的趾,凸出於體外作為交尾時固定的工具,可說是蜥蜴演化成蛇的最佳佐證。蛇如同其他的爬蟲類布滿硬質的鱗片,鱗片有防止水份散失,保護體表免於物理性的傷害,便於行動以及幫助掠食功能(某些水棲遊蛇鱗面特別粗糙可有效的纏住魚的身體以免脫逃),可分為背鱗以及腹鱗。背鱗呈多列排序腹鱗呈單列排列,但有些種類在泄殖口後的鱗片(尾下鱗)會呈現雙列。



蛇是屬於外溫動物,需要外界的熱源來提昇體內代謝速度的正常,尤其是再蛇類進食完後更需要提高體溫來幫助消化,蛇的代謝很慢不需常常進食,也無法做長時間劇烈的移動。隨著身體增長,蛇也會有蛻皮的發生。在脫皮前,蛇的眼睛會白濁,身體也會變得比較黯淡不鮮豔,並且不再進食,蛻皮是以連續式的整張蛻下。在感官方面,視覺及聽覺非常弱,靠的是敏銳的嗅覺,嗅覺器官除了鼻之外,還有一種特化的器官-犁鼻器,我們常可見到蛇類不停的吐出舌頭(吐信),由舌頭帶進口腔的氣味分子會傳到犁鼻器並傳回大腦造成嗅覺。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蛇類則具有一種感熱的特化構造稱作-頰窩,能感受環境微小溫度的變化,另外,蟒蛇與部分蚺蛇的上下唇鱗上,也有一些不甚明顯的凹窩,稱為唇窩,功能與蝮蛇亞科蛇類的頰窩一樣。



蛇類都屬肉食性動物,在獵捕獵物時常會使用到毒牙以及絞的技巧,毒液腺是由唾液腺所特化而成,毒液經由中空的牙齒注入獵物體內,可以迅速癱瘓獵物,如此可有助於減少因追逐獵物而耗費的能量。依毒牙位置,可大略分成後溝牙類,如部分的黃頷蛇科(Colubridae)蛇類(約三成的黃頜蛇科蛇類具有後溝牙);前溝牙類,如蝙蝠蛇科(Elapidae)蛇類;以及管牙類,如蝮蛇科(Viperidae)蛇類。吞食獵物通常會從頭開始,這樣一來四肢以及毛髮及鱗片才能順利滑過食道,蛇的口腔無法作咀嚼的動作,只能利用強烈的消化液以及發達的肌肉結構來粉碎骨頭。所謂絞的技巧就如同用雙手扭轉毛巾可產生相當大的力量,足以使獵物窒息甚至粉碎骨頭。



非繁殖季節蛇通常單獨行動,接近繁殖季節時雄蛇會開始尋找雌。有時可發現一條雌蛇會被眾多雄蛇圍繞。在交配完後卵可能馬上就受精了,當外在環境不佳時,雌蛇可以減緩授精的時間,將授精時間延到下一季甚至來年。在生殖方式上可初步分為卵生以及卵胎生,卵是由革質的介質包覆,被產於溫度及溼度較穩定的地方,例如,岩石間隙,洞穴中,廢棄的農舍。卵胎生是一種直接產生幼體的方式,胚胎由一層卵膜包覆在母體內發育,不透過母體供給營養,然而,近來發現某些種類在體壁延伸微血管及結締組織與卵膜相連,因此目前多統稱這些直接產子的方式為胎生。



自然界的蛇也有許多天敵,例如:猛禽,小型貓科動物,蛇…等都會捕食蛇類。每種的蛇防禦機制大相逕庭。產於南美的乳蛇會將體色模仿成含劇毒的珊瑚蛇,是一種擬態方式,或是身體的顏色極為接近背景色,使敵人難以察覺(偽裝)。然而,有些毒蛇也會以警告的方式,例如,響尾蛇每脫一次皮都留下尾巴的最後一節,經過幾次脫皮後形成空腔,當他搖動尾巴時會發出聲音,警告敵人。

蛇的主要介紹


蛇類喜居陰蔽、潮濕、人跡罕至、雜草叢生、樹木繁茂、有枮木樹洞或亂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牆,且餌料豐富的環境,這些都是它們棲居、出沒、繁衍的場所.

蛇的種類很多。蛇種不同,棲息地就不同。但大多數蛇類喜歡棲息在溫度適宜、離水不多躲藏在窩中,待夜幕降臨後出來活動、覓食,但也有少數蛇白天出來活動的,如烏梢蛇、中國水蛇、雙斑錦蛇等。
蛇類在長期的繁衍生息和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外界生存條件的變化,形成了環境各異的棲息習性,如小到岩石的縫隙,大到石洞、墳洞和樹洞.棲息地一定要溫度適宜、離水不遠、隱蔽性良好、附近有豐富的食物來源,如較多的蛙類、鼠類、鳥類、蜥蜴、昆蟲等。由於蛇的種類不同,具體的棲息環境也有很大差異,它選擇棲息環境首要的先決條件是:大致可以分為5種:地面生活、樹棲生活、水棲生活、穴居生活、海水生活。
<1>地面生活的蛇類:大多數蛇類都屬於地面生活的一類,這類蛇的主要特點是腹鱗寬大,在地面行動迅速敏捷。如生活於山區的五步蛇、烙鐵頭、紫沙蛇、眼鏡王蛇、麗紋蛇、竹葉青、白頭蝰、王錦蛇等。蝮蛇、蝰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白唇竹葉青、黃脊遊蛇、黑黴錦蛇、棕黑錦蛇、烏梢蛇、赤鍊蛇等多生活在平原、丘陵地帶。沙蟒、花條蛇多生活在沙漠、荒壁地帶。
<2>樹棲生活的蛇類:樹棲生活的蛇類主要特點是:體形細長、尾部也細長、級善纏繞和攀爬、大眼睛、視覺相對比較發達、其腹鱗寬大、兩側的側棱較明顯,它們大多數時間棲息在喬木、灌木、樹枝或枝幹上,如綠瘦蛇、翠青蛇、金花蛇、繁花林蛇、絞花林蛇等,竹葉青和烙頭鐵、赤鍊蛇也常攀緣在樹木上,但不如前者自如。蛇島的蝮蛇也屬於樹棲生活類。
<3>水棲生活的蛇類:水棲生活的蛇類,大部分時間或終年在溪溝、稻田、水塘、庫區等水域活動及覓食,其特徵是體積粗短,自泄殖肛腔後尾部驟然變細,類似毒蛇的尾巴,腹鱗退化不發達,鼻孔位於吻部脊側。
這類蛇有中國水蛇、漁遊蛇、鉛色水蛇、水赤鍊等。
<4>穴居生活的蛇類,與穴居生活有關的蛇類,多是一些比較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類,
其特點是頭小、口小、尾短細,眼睛和腹鱗均不發達。活動規律為晚上或陰暗天氣時,
爬到地面上活動,如閃鱗蛇、盲蛇。 <5>海水生活的蛇類。這類蛇的最大特點是:終生生活在海洋,其尾進化成側扁形狀,鼻孔生於吻背,軀幹略側扁,腹鱗不發達甚至完全退化。海蛇均為劇毒蛇。如扁尾海蛇、長吻海蛇、青環海蛇、平頸海蛇等.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蜈蚣的介紹

蜈蚣(圖一)屬節肢動物門唇足綱 (Chilopoda)之種類,俗稱百足蟲。體細長,背腹扁平,胸部及腹部瘉合為軀幹部。軀幹部除最後二或三體節外,每一體節具有一對足,適於快速爬行。口器具大顎一對及小顎兩對。於軀幹部之第一對附肢變為毒爪,具有毒腺之開口。可利用毒爪攫捕獵物,並穿刺而將毒液注入體內。此類動物體節數目因種類之不同而有差異。 足的數目少者有十對,多者甚至達一百餘對。有一種黃色蜈蚣(Necrophlaeophagus longicornis),體長約4.4公分,觸角長而多毛;雄蟲具足41~53對,雌蟲則有43~57對 (Hickin, 1974)。此種蜈蚣具母愛之習性,母體能照料幼體生活,直至幼體能自我照顧為止。

(二)生態習性

蜈蚣之體壁缺乏臘質層因而降低抵抗乾燥之能力,故通常生活於潮濕之環境,而產卵於潮濕之土壤中。也因為如此,它們白天大多藏匿於土中、石下、倒木之鬆裂樹皮下、腐爛之木材、落葉或植物碎屑中;而於夜間活動,以減少水分之散失。它們偶而經由門下、窗戶縫隙或水管爬入廚房或浴室(Hickin, 1974)。蜈蚣為肉食性,主要以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為食。如不小心碰觸到較大的蜈蚣,它即會咬人,造成局部腫痛(Service, 1980)。雖有數種蜈蚣會咬人,但卻很少因被咬而致死者。然而,過去曾有一小孩因被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咬而致死之報告(周等,1996)。

(三)防治方法

通常人們很少針對零星發生之蜈蚣施以防治,除非住家深受其擾或大量發生時,才採取防治措施。必要時,於家屋內外縫隙、孔洞及其可能棲息之處所,利用殘效性藥劑噴洒,如賽飛寧、賽滅寧、酚丁滅寧、免敵克、安丹、陶斯松、大利松、加保力等。牆壁之空隙可施用粉劑,如加保力、硼酸或使用矽膠乾燥劑。室內利用除蟲菊精劑、列滅寧或其他合成之除蟲菊類藥劑進行非殘效噴灑,可提供立即防治之效(Bennett et al., 1988)。
View Image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貓熊的介紹[貓熊?熊貓?]

熊貓?貓熊? 近代最初訂名叫貓熊,意思是牠的臉型似貓, 橫書「貓熊」 體型又像熊。後來在一次博物館的展覽中,說明標題橫書「貓熊」二字。當時觀眾習慣直書從右到左的認讀,就唸成熊貓,從此以訛傳訛 ,久而久之就習慣叫熊貓。

台灣大學動物系副教授李玲玲表示,這個問題是因牠的分類尚未明確所致,但目前學界認為牠較接近熊科,叫牠貓熊似乎比較接近牠的原貌。大陸叫牠大熊貓可能是認為牠較接近浣熊等小熊貓科動物,而台灣則較可接受牠是熊科動物的說法,因此叫牠貓熊。

事實上,牠的正式學名叫Ailuropodamelanoleuca,貓熊和熊貓及英文名稱Giantpanda都是俗名,沒有正不正確的問題。雖然學界對於牠的分類仍不明確,但由於絕大多數的學者還是較能接受牠屬熊科的說法,而且牠真得比較像熊,因此李玲玲說,叫牠貓熊應該比較接近牠的原貌。

貓 熊 是 中 國 大 陸 特 產 的 珍 稀 動 物 。 有 人 叫 牠 「 大 熊 貓 」 、 「 大 貓 熊 」 , 在 大 陸 原 產 地 , 人 們 叫 牠 「 白 熊 」 或 「 花 熊 」 ; 在 外 國 , 英 文 名 稱 為 Giant panda 。 牠 到 底 是 貓 還 是 熊 , 一 直 頗 有 爭 議 , 一 般 人傾 向 於 認 為 牠 是 熊 類 的 一 種 , 把 牠 歸 入 熊 科 , 也 有 人 認 為 牠 既 不 是 熊 類 , 更 不 是 貓 類 , 認 為 牠 應 自 成 一 科 , 即 大 貓 熊 科 。 依 照 行 政 院 農 業 委 員 會 所 公 告 的 瀕 臨 絕 種 保 育 類 野 生 動 物 名 錄 , 貓 熊 歸 類 於熊 科 , 學 名 為 Ailuropoda melanoleuca 。

結論:貓熊和熊貓是同一種動物,只是有些人的教法不同罷了。

"食肉目""貓熊科"中,只有貓熊一種動物。牠體型比較大;外型像熊;腦袋又圓又大,像貓,因此就得到了貓熊這個名稱。牠的毛色黑白相間,主要居住在竹林中,所以人們又叫牠"花熊"或"竹熊"。

貓熊屬於"食肉目""貓熊科",貓熊科只有這一種動物,貓熊雖是食肉目動物,但牠以吃素為主。熊和小貓熊、浣熊都是食肉目動物,熊屬於"熊科",小貓熊和浣熊屬於浣熊科,牠們和貓熊有血緣關係。

貓熊只產在中國。目前,只有甘肅、陜西、四川三個省份有貓熊分佈。為保護牠們,從一九六五年以來,中國先後在四川的平武、南坪、青川、北川、汶川、寶興、馬邊、美姑、甘肅文縣和武都,以及陜西佛坪等地建立了十幾個自然保護區。

貓熊居住環境的特性是山高、谷深、樹茂、竹密。這些高山林區海拔在2000~4000公尺左右,夏天氣溫有攝氏30度,冬天氣溫達攝氏零下10度。雨水很多,山谷間河流也多,竹林生長的很茂盛。茂密的竹林不僅是貓熊食物的來源,而且是牠躲避敵人、生育後代的好場所。

六十萬年前,貓熊、貘、猩猩、掩齒象等分佈在中國和亞洲南部的廣大地區。那時氣候溫和。但是,在進入"冰河期"以後,由於寒冷的氣候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和貓熊同期的動物,除了在亞洲南部能見到外,其它地區都已經絕跡。而貓熊的分佈區也縮小到只剩中國西南一帶。

貓熊是一種古老的動物,起源很早。牠本來是肉食性動物,現在卻進化成雜食性動物;牠在形態構造上,以及生態和生理上都 有不少轉變。比如,牠的裂齒退化,臼齒咀嚼面變寬,便於壓咬和嚼碎竹子。

食 物
  貓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的食物有50多種,但以少數幾種細小的箭竹為主,尤其愛吃這些竹子的筍和比較嫩的莖葉。另外,牠也吃菖蒲、番紅花、枸杞等植物。有時候,牠還吃鼠、蛇、魚、昆蟲等小動物,但只是偶爾碰上了才抓來吃,並不特意去捕捉。不過,有時牠也會大搖大擺地闖入居民住宅,偷吃食物。

  動物園裡的貓熊,還吃牛奶、雞蛋、餅乾和各種蔬菜、水果, 牠們非常愛吃這些食物。

食 量
  一隻貓熊每天要吃15~20公斤左右的竹,大約等於五隻肥雞的重量,和一個10歲的小朋友五天的食物差不多。

棲 息 處 所
  由於貓熊既怕寒冷又怕酷暑,溼潤的高山林區成了牠們理想的棲息場所。貓熊的巢在樹洞裡,樹洞冬天暖和夏天涼快,可以擋風可以遮雨,是貓熊喜歡的家。

住 居 方 式
  貓熊是一種性情溫和的動物,牠們喜歡獨居,平時也是獨來獨往,互不搭理。公貓熊的生活範圍很窄,不超過1 平方公里,常和其它貓熊的範圍相疊。母貓熊的生活範圍更小,只有0.15平方公里,牠們會阻止其它母貓熊進入自己的領地。

黑面琵鷺的介紹2

黑面琵鷺,台灣稱黑面琵鷺,又稱匙嘴鷺、琵琶嘴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舞者」、「黑面天使」;屬鸛形目、朱鷺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族群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臉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故當黑臉琵鷺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渡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主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目。

特徵

特有的琵琶形的大嘴是琵鷺類鳥類共有的特徵,長的很像可能混群的白琵鷺,與白琵鷺比較,黑面琵鷺顯得體型稍小一點,面部的大片黑色裸露皮膚和短而蓬鬆的冠羽是黑面琵鷺主要的辨識特徵。繁殖期的黑面琵鷺冠羽和胸前的羽毛有明顯的黃色。

食物

灘塗濕地各種細小生物,琵琶型的嘴有如探雷器,幫助他們發現食物,相比於鴴鷸類細長的喙,琵鷺的嘴更適合發掘淺層的食物。

生態分佈

黑面琵鷺喜歡在泥濘水塘、湖泊或泥灘等海岸□地區的生境中活動,常在水中緩慢前進,嘴往兩旁甩動以尋找食物。

黑面琵鷺繁殖在朝鮮島嶼和遼東島嶼(大連附近的形人坨)。據記載冬季至臺灣及中國的華中華南地區江西、貴州、福建、廣東及海南島和越南北部越冬,過去曾在菲律賓越冬。目前世界上僅存600餘只,多數在臺灣及香港越冬。


台灣:每年10月至次年4、5月可在臺南縣七股鄉附近看到。曾出現於宜蘭、關渡、大肚溪口,以及曾文溪口等地﹔曾文溪口平時約有160只棲息。2000年的調查中曾經多達488只,約占全世界估計量的三分之二,2006年11月26日經臺南市野鳥學會及臺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聯合觀測,已達最高數目之1017隻,應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大族群。

大陸:據觀鳥愛好者近期提交的記錄,在珠江口一帶(廣東深圳、香港的后海灣、濕地公園與澳門離島)、江西永修、上海崇明及福建閩江口等地有確證的黑面琵鷺觀測記錄,其中廣東深圳的福田紅樹林,每年有約50只左右的黑面琵鷺種群越冬,上海崇明東灘可以初步確證為黑面琵鷺的遷徙通道。
注:2004年冬季,在福建福清海灣濕地,觀鳥愛好者發現有60只左右的黑面琵鷺停留越冬(長達5個月)。

繁殖與保護

IUCN瀕危等級:受威脅,生效年代:1996年
IUCN瀕危等級:EN C1+2b,生效年代:2003年
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一類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生效年代:1992年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生效年代:1996年
日本環境省滅危懼IA類
其他別稱

台灣七股當地人因其嘴巴扁平像湯匙在水中攪來攪去找東西吃,稱之為「撓片不」、「黑面撓片不」、「黑面仔」、「黑面鳥仔」。台灣的宜蘭地區則稱為「飯匙鵝」。



台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與德州農工大學野生動物及人類系博士生合作,依黑面琵鷺外型分為四個年齡層:

類別
年齡區分

第一類
10歲以上

第二類
5歲以上

第三類
2至5歲

第四類
1至2歲



【1】第一類:嘴端黑色脫落成黃色或肉色,其餘喙部仍為黑色或多橫紋。

【2】第二類:飛羽全白。

【3】第三類:眼睛周圍皮膜呈黃色,眼紅膜為紅色。

【4】第四類:每年一月底,在頭部及胸部開始長出黃色的繁殖羽

繁殖羽:

台灣南部二月的氣候逐漸暖和,則黑面琵鷺成鳥開始在頸部及頭頂後換上金黃色的羽毛,此時的黑面琵鷺羽剛到台灣渡冬初期有明顯的不同,這種金黃色的羽毛,被稱為夏羽,也叫做繁殖羽。但一些來台灣渡冬的亞成鳥,在二月時並沒有明顯的金黃色羽毛。

棲息:

黑面琵鷺在每年九月陸續從北方來到台灣度冬,以到達台南縣曾文溪口的海埔新生地最多。剛抵達時,在白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成群的並排在棲息的溪口漂浮地睡覺。

覓食:

黑面琵鷺通常是在黃昏時才開始覓食,因此我們在白天總是看到他們在休息、睡覺。隔年二月,黑面琵鷺開始會在白天覓食,應該是為返回北方而先預先儲存體力。

洗澡:

曾文溪口的覆浮地,市黑面琵鷺洗澡、整羽和互相嬉戲的地方。由於受到長嘴的限制,黑面琵鷺只能整理自己身上和翅膀附近的羽毛,頭上、頸部等附近的羽毛必須由同伴互相整理。他們趁水漲潮時,不斷的伸展、振動翅膀,來保持與的乾燥。

看似嬉戲,可卻又更深一層的目的,那就是幫同伴清潔、整理羽毛。由此可知,黑面琵鷺果然是群居的生物。

每年三月開始,黑面琵鷺會陸續飛回北方,直到十月的時候,他們才會台灣渡冬,我們才能看到牠們活躍於溪口的覆

 

浮地。在南韓、北韓及遼寧外海的小董上,曾經有黑面琵鷺的繁殖紀錄外,目前尚未知道他們飛往何處

黑面琵鷺主要的渡冬區有三處:

【1】台灣曾文溪口的潟湖漁塭

【2】香港米埔后海灣的福田生態保護區

【3】越南紅何三角洲的潮汐區

黑面琵鷺的介紹

中名:黑面琵鷺 (黑臉琵鷺)

英名:Black-faced Spoonbill

學名:Platalea minor

體長:71~83公分

黑面琵鷺為朱鷺科的水鳥,朱鷺科全世界共有28種,分屬於朱鷺亞科及琵鷺亞科。琵鷺家族的成員是因其扁平如匙狀的長嘴,極似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琵鷺(Spoonbill)之名。

本家族的成員在台灣紀錄有琵鷺及黑面琵鷺兩種,牠們之間最大的區別為黑面琵鷺的額、眼先及嘴基部為黑色相連。黑面琵鷺體長約74公分,其嘴黑色,冬羽全白,但亞成鳥初級飛羽外緣為黑色,在繁殖時期(夏季)頭頂上會長出膨鬆的黃羽冠及黃色的頸圈。

黑面琵鷺分布亞洲東部溫帶地區,屬東亞地區的特有鳥種,牠們每年秋季由北方飛往南方渡冬,至翌年春季再陸續飛返北方,其渡冬區包括香港、南中國、越南及台灣等地,渡冬停留時間長達半年。

 

2、家族:全世界琵鷺亞科共有兩屬六種 (全球分布圖參考網業)

 琵鷺屬 Platalea

  ■黑面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 P. minor

  ■(白)琵鷺(Eurasian Spoonbill) P. leucorodia

  ■非洲琵鷺(African Spoonbill) P. alba

  ■黃嘴琵鷺(Yellow-billed Spoonbill) P. flavipes

  ■皇家琵鷺(Royal Spoonbill) P. regia

 

 玫瑰琵鷺屬 Ajaia

  ■玫瑰琵鷺(Roseate Spoonbill) A. ajaja



3、型態

嘴長,先端扁平呈匙狀,黑色;腳黑色。額、嘴基部、眼先端黑色且相連。夏羽:全身大致為白色,後頭飾羽及胸黃色。冬羽:全身白色,飾羽變短。亞成鳥似成鳥之冬羽,但嘴呈暗紅褐色,初級飛羽外緣黑色。



4、生態

通常單獨或成小群出現於海岸附近、河口、沙洲等淺水地帶。覓食時,以嘴在水中左右掃動,捕食水中生物。夜間覓食,於白天休息,台南縣曾文溪口為現今全世界最大之黑面琵鷺之棲息地。

最早在台記錄:1863年,史溫侯在淡水河口發現一對黑面琵鷺。



5、目前的威脅

人為獵殺:1992及1995年分別傳出槍殺黑面琵鷺事件。

棲息地環境變遷:曾文溪漂砂量日漸減少,溪口淺沙地漸漸消失。

棲息地遭破壞:如因觀光需要建立廁所,而將污物排入溪口黑面琵鷺之棲息地等。

觀光壓力:於日間進行黑面琵鷺觀光活動,恰好是黑面琵鷺休息之時,黑面琵鷺不堪其擾,且輕航機等水上活動均威脅黑面琵鷺之生存空間。



6、遷徙—(圖片參考網頁)

a. 朝鮮半島:北韓、南韓的Chong-ju、Chong-chon及漢江(Han River)等河口。

b. 中國:松花江口、鴨綠江口、江蘇沿海的鹽城、長江河口的崇明島及南側之杭州灣、香港的米埔后海灣。

c. 台灣:蘭陽溪口、客雅溪口、大肚溪口、鰲鼓、曾文溪口、高屏溪口、澎湖及金門。

(1999衛星追蹤遷徙路線圖、無線電繫放活動範圍調查、1999黑面琵鷺北返軌跡、1999香港黑面琵鷺北返衛星追蹤記錄—圖片參考網頁)



7、主棲地

曾文溪口北岸新堤:1904-1973年曾文溪河口向外延伸7-8公里,由青草崙向西直到新浮崙沙洲,並逐漸向南移,北岸形成寬闊的新生地,台南縣政府於1984年委託水利局,辦理新河堤以及七股海堤的設計及施工,1987年3月完工,共修築新河堤6.95公里以及七股海堤3.05公里,同時在與舊北堤之間造就了827公頃的海埔新生地。靠近西邊海堤的280公頃開闊淺灘,因潮水經由三號水門(十孔仔)進出,形成浮覆地,就是全世界一半以上黑面琵鷺度冬的主要棲息地,其餘在主棲地以東的500公頃,則被漁民開墾為養殖魚塭(東漁塭),秋收之後放低塭水休息,所剩雜魚正好為黑面琵鷺覓食佳餚,隱蔽環境也是親鳥帶仔鳥活動的樂園。


8、繁殖區

a. 已知之繁殖區: 北韓、南韓西部海域之岩石小島。包括蝟島(Ui-do)、大甘島(Teagam-do)、Sogam-do、Rap-do、Unmu-do、德島(Tak-do)、齊山島(Chilsam-do)、玉島(Yu-do)等島嶼。

心情小日記

這是個
動物的世界
想知道任何動物資料
就來這個網頁
請大家多多捧場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