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牛,即牛族(學名:Bovini),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牛族的

成員都是大到極大的食草類動物,其中包括對人類非常重要的

家牛、水牛和氂牛。最大的野生牛族成員是非洲水牛和美洲野

牛。這一族一般統稱為牛。



種類:

本族包括六個屬:

牛屬(Bos)


原牛(B. primigenius)†

尖額牛(B. acutifrons)†

平額牛(B. planifrons)†

爪哇野牛(B. javanicus)

印度野牛(B. gaurus)

大額牛(B. frontalis)

氂牛(B. mutus)

家牛(B. taurus)

林牛(柬埔寨野牛)(B. sauveli


水牛屬(Bubalus)

印度水牛(B. bubalus)

低地倭水牛(B. depressicornis)

山地倭水牛(B. quarlesi)

民都洛水牛(B. mindorensis)

塞布水牛(B. cebuensis)†


非洲水牛屬(Syncerus)

非洲水牛(S. caffer)


美洲野牛屬(Bison)

美洲野牛(B. bison)

歐洲野牛(B. bonasus)

西伯利亞野牛(B. priscus)†

古風野牛(B. antiquus)†

中南大羚屬(Pseudoryx)

中南大羚(P. nghetinhensis)


旋角牛屬(Pseudonovibos)

旋角牛(P. spiralis)



文學文化

文化

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財富與力量的象徵,源於古埃及,依照《聖

經.出埃及記》的記載,以色列人由於從埃及出奔不久,尚未

擺脫從埃及耳濡目染的習俗,就利用黃金打造了金牛犢,當作

耶和華上帝的形象來膜拜。

牛在中國文化中是勤力的象徵。古代就有利用牛拉動耕犁以整

地的應用,後來人們知道牛的力氣巨大,開始有各種不同的應

用,從農耕、交通甚至軍事都廣泛運用。戰國時代的齊國還使

用火牛陣,三國時代蜀伐魏的棧道運輸也曾用到牛。

匈奴、蒙古等遊牧民族,除了牧馬之外,牧牛也相當常見。蒙


古草原盛產蒙古牛,西藏高原盛產犛牛。受遊牧民族文化影響

的漢人,會比江南更盛行牛肉、牛乳的食用。


股票價格持續上升被稱為「牛市」,下跌稱「熊市」,因為牛

象徵生產與增值,熊有「破壞者」與「威脅」的寓意。

牛在印度教中被視為神聖的動物,因為早期恆河流域的農耕十

分仰賴牛的力氣,牛糞也是很重要的肥料,牛代表了印度民族

的生存與生機。


西班牙馬德里進行的鬥牛西班牙則是將牛當作冒險娛樂的對

象,例如專業的鬥牛與常民化的奔牛活動。利用牛對紅色敏感

(牛是色盲的,所以這點有誤)的特性,藉著激怒牛隻然後由鬥

牛士與之決鬥。

現代飲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飲食西化指標,有時

甚至會用來當做衡量經濟貧富的象徵,例如希特勒曾提倡他的

政見:「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與麵包」。


成語:

1 對牛彈琴
2 對牛鼓簧
3 試牛刀
4 無全牛
5 棟充牛汗
6 喘月吳牛
7 割雞焉用牛刀
8 焉用牛刀
9 殺雞焉用牛刀
10 馬牛風
11 風馬牛不相及
12 風馬牛不相干
13 風馬牛
14 泥牛下水
15 泥牛入海
16 泣對牛衣
17 泣牛衣
18 吳牛喘月
19 汗牛充棟
20 目無全牛
21 目牛無全
22 充棟汗牛
23 牛馬風
24 牛衣對泣
25 牛之一毛
26 牛刀小試
27 小試牛刀
28 九牛一毛
29 鑽牛犄角 (附)
30 鑽牛角尖 (附)
31 襟裾馬牛 (附)
32 繭絲牛毛 (附)
33 騎牛覓牛 (附)
34 騎牛覓牛 (附)
35 雞尸牛從 (附)
36 雞口牛後 (附)
37 歸馬放牛 (附)
38 蹊田奪牛 (附)
39 孺子牛 (附)
40 賣劍買牛 (附)





型態 :

牛體大致可分為頭部,頸部,軀幹部(胴体)及四肢,牛蹄二分,多為黑色亦有米黃色者,牛体密生被毛,毛色依品種而異,有白、黑及褐色之單色毛亦有白、黑班及白、褐班混合毛色。頭頂大多有角(亦有天生無角者)但為管理方便常故意將牛角除去,角形亦因品種而異,牛一般有尾巴,先端有尾房。背脊數包含頸椎7,脊椎13~14,腰椎5~6,仙骨4~5,尾椎14~19,胸肋骨數為11~13。



習性 :

牛隻採食的習性是吃完料後就去喝水,然後反芻;亦即牛隻採食較多的乾物質就會喝較多的水.牛隻習性並不喜歡遠距離或不方便跨越其他牛隻去採食或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